跨年2013–2014
写“年终总结”似乎已经成了这个时代辞旧迎新的仪式,或者也可以称作习俗。对我而言,这也曾是个人习惯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这个习惯,也意识到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。生日、大的纪念日、新年伊始。然而,就从上个星期到此刻,我心里有个犟到死的小人儿一直在咆哮:“今年不许写总结,不许发任何新年祝福给任何人,不许做任何与旧年新年相关的事情,甚至不要去想这样的话题!逃开逃开逃开,像逃开污染源或传染病一样!”如此病态心理其实是一种对自己的挑衅和批驳,对自己生活的不满和不愿承认,对明天的不敢面对。首先不知不觉得形成某种习惯、进入某种潮流,其实是形成了自己,形成了某个群体的一部分。然后再以挣扎和撕扯的方式,表达另一个自我的存在。任何的快乐、痛苦,或者说任何的情绪和感受,都是要消耗体力的。我再是情绪化,也有无力情绪化的时候。于是,让一场出师无名的、与自我的战争,以中场的方式暂停。
之所以从上个星期就开始有挣扎,是因为从那时我已进入“假期免打扰模式”。大学有圣诞和新年连在一起的假期,算是一点儿都不寒冷的寒假吧——长达两个星期,却一点儿都没有冰冻的干脆。全校的学生放假;但教学、研究、行政都只有正常的三五个并不特别连续的公共假期,当然也可以请年假让它们连在一起;不同的图书馆还都有各自的放假安排和时间表。这样参参差差,却让我的办公室整个楼里都没什么人气儿了。而我自己呢,拖着个答应在2013年底发出的稿子还没修改,也耽着一两个考试在一月,心里还揣着好几个手忙脚乱的题目和那些能数完但没读完的书。以此来充斥这个半有半无的假期,当然是不够的;最重要的还是靠懒散和无敌宅,假期才能叫做假期。
在家里闷了三四天的时候,有些狂躁,满心悔恨为什么当时不够任性。(本计划一路北上看望个北极圈边儿的朋友,但那哥们有泡妞大业壮志未酬,我便决定以不骚扰的方式默默支持。XD)可是过了那个劲儿,日子却过得出乎意料的安然。自己做点家务也看书写字,下个厨房也改改论文。倒是很开心,很愿意享受这样的时光。于是,原本跟自己死磕的无厘头也被抚平,没有狂躁,”年终总结”也卷土重来了。当你最不花力气的时候,便是最舒适,但最无掌控的时候——一些所谓的自然的、习惯了的东西便占据你、指使你。或者说,你就这样被年终总结给写了。
废话连篇,难道才要进入2013年终总结的内容么?也并不完全是。惯常的、与自己的战斗和间歇性的安然平静,就是我全部的2013年。没什么变化,也都在变化着。一个人在象牙塔里,而且在一个坐落于村里的象牙塔的生活,就是这样的。也有孤单寂寞,但并不多时,也并不难耐;有那么一些个为研究方向和想法而血压升高的时候,非常零星;还有灰心丧气,深感浪费青春、智商线下,还觉得自己完全不是这块料的时候,反反复复那么几次;看着自己读过的书和写过的字,一边觉得真该拍手叫好,也一边觉得它们与垃圾无异。网上曾疯传的一篇米国某大学人文学科博士生的yardlife,励志型的,也在某个时刻让我欣喜激动过;而那终究是学霸们的生活,或者甚至是学霸们自己幻想出来的生活,与我太不真实。幸也悲也,我没法变成学霸。我也不是那样可以长期保持规律且急速的人。我更愿意在自己的战场上,有厮杀的痛快淋漓,也有与之相伴的安静祥和。有人说过我太极端。然而调和无用,我便也接受了。极端了才看得更清楚,也没什么不好。
若要悉数,那2013年:每学期都认真上2门课+考试,混1-2门课+不重要的考试,不清不楚地囫囵外语门,读书本、文章*篇,笔记至少266条+*坨,写论文1篇,暂定研究方向,发出电子邮件至少563封,一星期长度的暑期班+旅行共2次,短途自己放风5-6次,写日记29篇(从数量看应该叫双周记),未完成的心愿和计划N个……
看着旧的,其实也等于看到了新的,那2014年:每学期认真上1-2门课+考试,不混课,继续囫囵外语*门,读书?本、文章?篇,论文?篇,回国探亲1次(4月),旅行2次,短途放风?次,未完成的心愿和计划必然还有N个……
似乎还是话很多的样子。想到小时候最爱看电视剧,包大人那主题曲叫什么《新鸳鸯蝴蝶梦》的——抽刀断水水更流,借酒消愁愁更愁……由来只闻新人笑,有谁听到旧人哭。真不懂这歌要唱个什么,跟黑炭包大人有什么关系。倒是适合做年终总结。譬如流水就是时间,捏不住更留不住,也不会因为你的一厢情愿做任何的回头或停歇;反而,你越是迷恋,就约是淹死在时间的漩涡里。过去的往事和时光,就都让他过去,怀不怀念,他都在哪里,死了或者没死;而对未来的自己和生活,让我们都抱着最美好的希望,让我们一起去迎接2014的笑声吧。
大家跨年的时候就都撒开了的吼,吼到再也听不见泪水,只看的到笑声。祝大家新年快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