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生活,不留学
“时间过得真快”——一句烂透了的真理!又是一个周末,甚至已经是周日的晚上了,这篇日志被拖延29个小时了。远不同于上个星期那种满肚子的话不知道从何说起的焦急,这个星期过得有些无话可说。
这七天,说它乏味,只是因为自己懒惰,没有学会多少新东西,在学习上并没有很多进步和收获。但它又真的对我很重要,它是我二十多年来第一次完全独立生活的开始。
“时间过得真快”——一句烂透了的真理!又是一个周末,甚至已经是周日的晚上了,这篇日志被拖延29个小时了。远不同于上个星期那种满肚子的话不知道从何说起的焦急,这个星期过得有些无话可说。
这七天,说它乏味,只是因为自己懒惰,没有学会多少新东西,在学习上并没有很多进步和收获。但它又真的对我很重要,它是我二十多年来第一次完全独立生活的开始。
除却奔走和疲惫,本是可以早点写日志的。但在不同语言之间切换的贫乏词库和对陌生环境的迟钝反应,都成为难以下笔的原因。于是,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,已是来到鲁汶的第四天了。
暂且搁下第一次长途飞行的辛苦吧,那只是自己坐硬座火车的经历太少的缘故。布鲁塞尔国际机场相比北京首都机场的小,就能快速证明我即将生活的地方与北京的不同。只有一个出口,甚至不用乘电梯,直接下飞机,取行李,就可以排队过关了。查验护照和签证,居然像我的第一次考试一样。看到海关在问别人问题,我紧张得好似自己是偷渡或贩运不法物品,不知待会儿得如何回答海关的问题,这样的紧张只是源于怕自己不会说英文、听英文。好吧,过度焦虑了。海关看到是鲁汶的学生,不仅问我很少问题,还差点儿聊起家常来。出去见到接我的老师,一时高兴得差点儿抱住他俩。三言两语之后,居然被问是否在美国生活过,诧异之余更多窃喜了,因为他们都夸我英文好。好吧,那更要少说点儿了,否则露馅更快。
很久不来码字,是觉着码得不好,废话太多,或者意欲遮掩的情感太多,反而读起来枯燥乏味。是啊,一个情不自禁就要伤春悲秋的姑娘,却要不断抑制那些啼笑,这种纠结是旁人不能懂也完全无需去懂的。有时读到别人的文字,看那些细腻的描写在平淡中绽放流光溢彩,不经意地就挑动读者各种神经,甚至产生生理反应,我更觉得自己无趣,无甚可写。然而,在这个即将离开,不,应该是即将辗转的日子里,似乎不写点什么就是对过去的遗弃,对未来的漠然。
一篇《春风沉醉的晚上》再次勾起我久违的情愫——懒懒地窝在沙发里捧着心爱的故事。于是,一发不可收拾。清新也好,纠结也罢,却又终止在《红与黑》的挣扎和苦痛当中。这样的周末,最让人怀念。
读书写字是一个不错的习惯,只是需要付上更多的用心和感情。当眼前空白得只剩下用逻辑演绎的世界,只剩下笔直的通向目的地的天梯,我便再懒得有心、懒得有感情了。想想这几年,一次次启程,都只为了心中那唯一的远方。现在触手可及,反倒更多了几分犹豫。于是,此刻的自己愿意停下来,为那些想念的人,想念的事。
自己也是个爱热闹的人。我喜欢跟朋友们一起吃火锅,各种犯二,不加收敛。在记忆中,那是用放肆来表达的友爱。我们就在那样的吆喝、聒噪中成长。简单而快乐。
当这样的热烈已然不在,我们都各自寻找一个饭碗,真的,就为一个饭碗儿吧。留下的,或许还在这样热闹;而离开的,也真是不得不离开。于是,我开始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厌倦生活中的各种嘈杂,却常常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喧嚣。我坐立不安,用坐立不安的方式发呆。不经意,大半天就过去了。或者疾步行走,用没有笃定、没有方向感的方式行走,很多风景也就过去了。自己也不记得当时在想什么,甚至不晓得此刻在想什么。
看着所有人都在倒数、跨年、总结,有些百无聊赖的我终于打开日记本履行我所承诺过的“医院感悟”。也算恰当。这个手术,是陈燕子同学2011年度唯一重要也最重要的事情,可以作为年终总结的主题;术后重建也是她对2012所寄予的最大希望,是对新年的期许。
或许看起来有些矫情,就做一手术,有什么大不了的,还拿来得瑟。与人无关,这是我必须要跟自己矫情的事情。这是我第一次上手术台,是我第一次躺在医院的病床上,是我婴儿期之后的第一次生活不能自理,是我短暂的生命里最痛、最孤独、最害怕的,但也最坚强的日子。手术后整整十天了,只有此刻想写点儿东西作为留给自己的纪念,为了纪念自己走过的每一步,包括蹒跚的任何一步。
憋这篇日志至少有半个月了,然而终究到考试结束也没想的起来要写。因为顿时就被零碎的生活和新的工作,以及本能的虚妄所充斥了。此刻,窗外飘着雪,就在我眼前不及半米的地方,如果玻璃再能干净一些,我就可以用手接住簌簌的雪片了。于是,我一个人坐下来,觉得想要说话。
这两个月,甚至这大半年,我都沉浸在一个人的寂寞里。从一开始逼自己安坐在书桌前,到后来用《寂寞让我如此美丽》这样的自我治愈系方法,现在,我居然真的开始享受这寂寞和孤独。无奈的是,这样的蛰伏并没有给我带来可以量化的收获。我可以分明地感受到英语的听说读写都在进步,当我不用字幕去听谢耳朵废话连篇,当我跟native speaker讲得越来越流畅和清晰,当我读英文原著的速度也越来越快——但却总是不能打败ETS,最终落下马的人,还是我。每每到这样失败的时候,我便坐下来,什么也不说,内心难过却也不忘给自己打气。成功学神马的就没有意义了,毕竟我不是渴望着成功去的。经过一次次地敲打脑袋,我越来越看清自己是谁,想要的东西是什么。规律是,你多么渴望成功,你就会多么废寝忘食。然而我终究从来都做不到。我想要的,是自由,是清净,是捕捉地上的感动,再带给别人。我想更多地认识这个世界,我想亲自去感受一下,倾听那钟,走过那桥。为了这个心愿,这一年,也由于负伤,我每天每天都呆在宿舍里,或家里。尤其近四个月,总是一个人。
不知从何时起,悄悄迷恋上“路”这个比喻,时至今日,自己都觉得有些腻烦。除了“在路上”,“生活就是一段航程”之类的附庸风雅外,我还把它写进论文,用来重构******的历史。可是想想,才疏学浅的我仍然没有其他更好的叙述方式来反思我自己的人生,毕竟,它们都是走过的路,未来,也是我要走的路。
今天是个周年纪念日,去年此时,我的日记里写下“就这样突然起了变化”,不料这个变化居然使我选择一条与曾经截然不同的路。人们常说时间如白驹过隙,随着年龄越来越大,我也更有同感。眨眼的功夫,已经一年了。这一年当中,玛丽猫咪和跳跳虎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全部加起来都超不过8个星期,它们真的不容易。然而一年前的此时,只是一个闪念,一种莫名的冲动。今天想来,都只能感恩。
曾经听过很多对寂寞的比喻——比如寂寞像流水,无声无息,但我觉得是静水流深;比如寂寞像咖啡,甘苦参半,我看帮助自己清醒。陈明有一首老歌,《寂寞让我如此美丽》,近来总是很喜欢。当然,我不是要发嗲说自己寂寞,只是最近觉得,这是一个很好的语辞。
总是莫名奇妙地会很想七仙女,时不时就梦见她们。以前梦醒之后就发短信告诉她们,现在学会了偷偷地梦到,再默默地讲给自己听。其实也不远,为什么又不专门跑去见呢?固步自封。我越来越把自己锁在一个小小的世界,只是偶尔开窗透气而已。我已经几乎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了,逃不开地参加一次,就发现自己与外面的世界越来越遥远。已经不再看资讯,甚至也不上人人。开电脑只是查单词或者跟某个人说话,一个大言不惭地扬言关注文化交流的人,拒绝了自己与他人,甚至与八卦的交流。因为觉得这个世界每天上演的都是谎言,都是闹剧。从铁道部到央企,食品监管、药品价格,房地产就更不用提了,似乎每天都很热闹,但是我或者我们的关注有什么意义么?问责政府,批判现实,意义呢?富士康昨晚又爆炸了,要是以前的我,肯定又感性地要为人家被烧得面目全非而难过,现在呢,戏称一句可能Ipad2水货会提价,就跑掉了。